天花粉(別名栝樓根、白藥、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蔞粉、萎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消腫排濃。主熱病口渴;消渴多飲;肺熱燥咳;瘡瘍腫毒,小編整理出含有天花粉的處方共945個,本文發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40共60個。
處方1、安魂散處方桔梗3錢,甘草1錢,青黛5錢,百部1錢,山豆根1錢,人參3錢,茯苓5錢,天花粉3錢。
功能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肺氣虛而中邪,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傷,或言弓矢射中,滿身疼痛,呼號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
處方2、防風羌活散處方防風、羌活、荊芥、獨活、黃耆、牛蒡子、山梔、甘草、木通、蒼術、車前子、天花粉。
功能主治下疳。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處方3、防風消毒散處方防風7分,枯芩1錢,薄荷5分,羌活5分,升麻5分,天花粉1錢,桔梗1錢,半夏5分,川芎5分,荊芥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喉風。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喉科秘訣》卷下
處方4、芳香飲處方玄參1兩,白茯苓5錢,石膏5錢,蟬蛻(全)12個,白僵蠶(炒)3錢,荊芥3錢,天花粉3錢,神曲(炒)3錢,苦參3錢,黃芩2錢,陳皮1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溫病多頭痛、身痛、心痛、脅痛,嘔吐黃痰,口流濁水,涎如紅汁,腹如圓箕,手足搐搦,身發斑疹,頭痛,舌爛,咽喉痹塞,氣血損傷。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蜜、酒,冷服。
摘錄《溫證指歸》卷三
處方5、防風必效散處方防風1錢,防己1錢,荊芥1錢,白鮮皮1錢,連翹1錢,槐花1錢,蒼術1錢,皂角針1錢,風藤1錢,木通1錢,白芷1錢,天花粉1錢,木瓜1錢,金銀花1錢,翻白草1錢,甘草5分,土茯苓4兩,大黃(初起)3錢。
功能主治楊梅瘡,濕熱太盛,瘡高稠密,元氣素實者。
用法用量水3碗,煎至2碗,分2次服;滓再煎1碗,服后飲酒1大杯,即靜睡1時許更妙。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6、金黃散處方天花粉、黃柏、寒水石、黃芩、何首烏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腫毒。
用法用量用涼水調敷。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八
處方7、兩宜湯處方人參2錢,茯苓5錢,白術5錢,甘草1錢,澤瀉1錢,黃連1錢,肉桂3分,陳皮5分,天花粉2錢,柴胡3分。
功能主治口渴飲水忽然呃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2劑愈。
摘錄《辨證錄》卷四
處方8、導熱湯處方當歸3錢,白芍3錢,柴胡2錢,黃芩1錢,丹皮3錢,甘草1錢,天花粉1錢。
功能主治引血歸經,導火外泄。主春月傷風,熱入血室,下血譫語,頭汗出,似狂非狂。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五
處方9、來復湯處方人參3錢,茯苓3錢,白術3錢,天花粉3錢,遠志1錢,甘草1錢,黃連3分,麥冬1兩,陳皮3分,蘇葉1錢5分。
功能主治補肺氣,兼補胃土,于胃中散邪。主晝夜誦讀不輟,眠思夢想,勞瘁不自知,饑餓不自覺,內傷于肺,遂至感入風邪,咳嗽身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處方10、八味清毒膏處方牛黃3分,貝母2錢,天花粉1錢,龍腦1分,白茯苓5分,甘草5分,牛蒡子(炒)2錢,僵蠶3錢。
制法上為末,蜜調膏。
功能主治三焦熱毒,驚悸痰喘。
用法用量噙化,金銀花湯凈口。
摘錄《誠書》卷十五
處方11、豆根湯處方麥門冬(去心)、山豆根、桔梗、知母、天花粉、元參、荊芥、射干、連翹、牛蒡子、薄荷。
功能主治瘄后余毒未盡,咳嗽口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12、防桔湯處方防風1錢,麥冬1兩,玄參1兩,桔梗3錢,甘草1錢,天花粉2錢,黃芩2錢。
功能主治補水之不足,散火之有余。主火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
處方13、抗毒丸處方金銀花6兩,青連翹6兩,地丁草6兩,天花粉6兩,干生地5兩,苦桔梗5兩,大青葉3兩,龍膽草2兩,板藍根3兩,公英2兩,沒藥1兩,黃連5錢,梅片1錢5分,牛黃1錢5分,朱砂1兩,寒水石1兩5錢,青黛1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或制片)。
功能主治癰、疔、癤等體表化膿性感染。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處方14、歸來軒氈道人風藥處方紅曲半斤,蒼術半斤,烏藥半斤,天花粉半斤,何首烏半斤,白芷半斤,陳皮半斤,蟬殼半斤,川楝子半斤,補骨脂半斤,天南星半斤(炮),蘇木半斤,藁本半斤,鷺鷥藤半斤,黑牽牛半斤,僵蠶半斤,五靈脂半斤,地龍半斤,宣木瓜半斤,香附子半斤,荊芥半斤,川芎半斤,當歸半斤,細辛半斤,萆薢半斤,蠶砂半斤,赤芍藥半斤,防風半斤,草烏22斤,川烏5斤,乳香4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豆大。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左癱右瘓,口眼喎[音 wāi]斜,八種頭風,五種腰疼,筋骨縮疼,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血氣燥癢,瘡癬疥癩,眼流冷淚,一切風疾。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早飯后、臨臥各1服,嚼碎,茶送下;酒亦得。
注意孕婦勿服。
摘錄《袖珍》卷一
處方15、防耆分濕湯處方黃耆5錢,白術5錢,茯苓5錢,薏仁5錢,防風1錢,柴胡1錢,天花粉1錢,桂枝3分,麻黃5分。
功能主治氣虛而痰結于經絡皮膚,遍身生塊而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三
處方16、復元通氣散處方木香3錢,大黃(煨)3錢,粉草(炙)3錢,皂角刺(銼,炒)3錢,瓜蔞子(炒)半兩,青木香半兩,天花粉半兩,黃荊子半兩,穿山甲(地灰炒焦)半兩,白芷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癰癤,發背,惡瘡,遍身生瘡,氣不順,胸膈刺痛,挫氣腰疼,腎氣發動。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下。
摘錄《醫方類聚》卷八十八引《管見良方》
處方17、補陰散邪湯處方熟地1兩,何首烏5錢,當歸5錢,地骨皮3錢,丹皮3錢,天花粉2錢,神曲2錢,人參1錢,柴胡1錢,砂仁1粒。
功能主治春溫之癥,腎肝陰虛,滿身疼痛,夜間發熱,日間則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五
處方18、復元通氣散別名復原通氣散
處方穿山甲(酒浸,炙焦)2兩,天花粉(酒浸1宿,焙)1兩,白芷1兩,舶上茴香(炒)1兩,白牽牛末(炒)1兩,延胡索(擦去皮)1兩,南木香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青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便毒初發。
用法用量復原通氣散(《準繩·瘍醫》卷四)。
摘錄《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19、連翹消毒飲處方連翹1錢,川芎1錢,當歸1錢,赤芍藥1錢,牛蒡子1錢,薄荷1錢,黃芩1錢,天花粉1錢,甘草1錢,枳殼1錢,桔梗1錢,升麻5分。
功能主治時毒表里二癥俱罷,余腫不消,疼痛不退者。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食后服。便燥者,加酒炒大黃。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20、當歸芍藥湯處方歸須、生地、川芎、赤芍、丹皮、人參、甘草、天花粉、麥冬、澤瀉、干姜、香附、陳皮、炒黑蒲黃。
功能主治血渴。
各家論述產后之渴,與傷寒常病之渴不同。產后血渴,血虛而渴也。血虛當補血,而必兼補氣者,血脫則補氣,氣盛則血充也。是方四物而地用生,歸用尾,芍用赤,補血、涼血、破血;丹皮、麥冬滋陰補水,以培天乙之源;花粉潤肺止渴;澤瀉引熱下行;炒蒲黃以佐四物;附、陳、參、草補氣行氣;引以干姜,反治之義,防瘀未盡也。但其性辛熱,宜臨癥酌用。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處方21、合陰湯處方柴胡8分,茯苓5錢,甘草5分,天花粉1錢,枳殼3分,神曲5分,白芍3錢。
功能主治冬月傷寒至九日而瀉利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一
處方22、加味清營湯處方鮮生地6錢,鮮石斛5錢,元參心5錢,原麥冬4錢,連翹3錢,銀花3錢,天花粉3錢,鮮竹葉1錢,生石膏5錢,川黃連1錢,丹參3錢。
功能主治溫邪乘胃,熱蒸心包,舌紅而燥,口渴唇焦,脈數,或神昏譫語。
摘錄《鎬京直指》卷二
處方23、兩地湯處方熟地1兩,生地1兩,玄參1兩,肉桂3分,黃連3錢,天花粉3錢。
功能主治喉痹。喉忽腫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咽喉長成雙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雞冠。
用法用量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劑。
摘錄《辨證錄》卷三
處方24、連翹散處方人參5錢,連翹5錢,茯苓5錢,防風5錢,川芎5錢,天花粉5錢,黃柏3錢,荊芥3錢,梔子仁3錢,甘草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
用法用量淡竹葉煎湯,點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四
處方25、加味清喉煎處方潤元參、大生地、粉丹皮、荊芥穗、玉桔梗、焦山梔、天花粉、牛蒡子、生甘草、南薄荷、青防風。
功能主治虛爛喉風。本原不足,虛火上炎,喉間白斑,痛爛連扁桃腺及內外粘膜,視之不腫,六脈細數。
用法用量水煎服。尺脈旺,去荊、防,加知母、黃柏。
摘錄《喉科家訓》卷二
處方26、加減防風湯處方防風、荊芥、桔梗、甘草、薄荷、天花粉、半夏、連翹、山梔、黃芩、瓜蔞仁。
功能主治外感風熱痰壅。身熱神昏,聲如齁鼾,喘急不寧,語言不便,脈浮數。
摘錄《癥因脈治》卷一
處方27、觀音救苦神膏別名觀音救苦膏、觀音大士救苦神膏、大士膏
處方大黃2兩,甘遂2兩,蓖麻子2兩,當歸1兩半,木鱉子1兩,三棱1兩,生地1兩,川烏8錢,黃柏8錢,大戟8錢,巴豆8錢,肉桂8錢,麻黃8錢,皂角8錢,白芷8錢,羌活8錢,枳實8錢,香附7錢,芫花7錢,天花粉7錢,桃仁7錢,厚樸7錢,杏仁7錢,檳榔7錢,細辛7錢,全蝎7錢,五倍子7錢,川山甲7錢,獨活7錢,玄參7錢,防風7錢,黃連5錢,蛇蛻5錢,蜈蚣10條。
功能主治偏正頭風,眼科赤腫,障膜倒睫,咽喉單雙蛾,喉閉,頭面虛腫,風火開疼,九種心胃肚腹疼痛,中風,瘧疾.痢疾,勞瘵,咳嗽吐痰,臌脹,噎膈,痰火哮喘,大小便閉,傷寒,6-7日不大便,婦人赤白帶下,難產,胞衣不下,血塊痞積,小兒驚風.疳癥,腫毒惡瘡,臁瘡十年不愈,痔漏,便血腸風,夢遺,白濁,吐血,鼻血。
用法用量觀音救苦膏(《驗方新編》卷十一)、觀音大士救苦神膏(《春腳集》卷四)、大士膏(《外科方外奇方》卷二)。《驗方新編》有草烏、莪術。
注意咳嗽吐痰.禁吞服;孕婦忌用。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28、地榆解熱湯處方當歸5錢,生地3錢,地榆2錢,天花粉2錢,黃芩1錢,甘草1錢,蘇葉1錢,大黃1錢。
功能主治肺金干燥,傷風潮熱,大便微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五
處方29、甘草湯處方白藥煎2錢,白干葛2錢,烏梅2錢,五味子2錢,天花粉2錢,甘草半錢。
功能主治煩渴口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六引《經驗方》
處方30、安痘湯處方玄參5錢,當歸3錢,連翹1錢,白芍2錢,丹皮2錢,荊芥2錢,甘菊花2錢,升麻5分,天花粉1錢。
功能主治散風熱。主痘癥發全,痘毒全無,收痂大愈之后,放心縱欲,飲食過傷,又兼風熱,而致數日之后身復發熱,通身發出紅斑,癢甚,愈抓愈癢,先出大小不一如粟米之狀,漸漸長大如紅云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四
處方31、兩間湯處方惹仁2兩,生甘草1兩,當歸2兩,錦地羅1兩,紫花地丁5錢,槐米3錢,天花粉3錢。
功能主治大腸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足可伸,2劑全愈。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五
處方32、敗毒散處方生地黃1錢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連翹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黃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黃芩7分(酒炒),黑參8分,赤芍5分,金銀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功能主治清胃利咽。主疹后口臭、口瘡、唇爛,兼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麻科活人》有射干,赤芍,無白芍。
摘錄《痘疹定論》卷四
處方33、坎水湯處方石膏1兩,玄參2兩,甘草1錢,天花粉3錢,炒梔子3錢,車前子2錢。
功能主治熱極發狂,登高而呼,棄農而走,氣喘發汗如雨。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四
處方34、二活散處方羌活4錢5分,獨活4錢5分,當歸4錢5分,烏藥4錢5分,赤芍藥4錢5分,金銀花(酒洗)4錢5分,連翹4錢5分,天花粉4錢5分,甘草節4錢5分,白芷4錢5分,紅花3錢,蘇木3錢,荊芥3錢,蟬蛻3錢,干葛3錢,檀香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每服3錢,煎蒼耳湯調下。
摘錄《醫學正傳》卷六
處方35、化癢湯處方炒梔子3錢,甘草2錢,天花粉3錢,白芍4錢,柴胡3錢。
功能主治內火郁結而不散,致胃腸中作癢,而無法搔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四
處方36、兩治湯處方白芍5錢,當歸3錢,麥冬5錢,人參1錢,甘草1錢,桔梗2錢,蘇葉8分,天花粉1錢。
功能主治益肝肺,補氣血,消痰火。主人有終日高談,連宵聚語,氣血內傷,口干舌渴,精神倦怠,因而感冒風寒,頭痛鼻塞,氣急作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處方37、甘桔玄參湯處方甘草、桔梗、玄參、黃芩、貝母、天花粉、枳殼、生地各等分。
功能主治鼻淵。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學啟蒙》卷四
處方38、護肺飲處方白術2錢,人參2錢,百合2錢,白薇1錢,天冬1錢,麥冬3錢,款冬花5分,天花粉6分,桔梗6分。
功能主治心癆而傳之肺,咳嗽吐痰,氣逆作喘,臥倒更甚,鼻口干燥,不聞香臭,時偶有聞,即芬郁之味,盡是腐朽之氣,惡心欲吐,肌膚枯燥,時作疼痛,肺管之內,恍似蟲行,干皮細起,狀如麩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八
處方39、加減二陳湯處方橘紅(以鹽水浸,焙)1錢2分,枳實1錢,黃芩(炒)1錢,白術9分,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鹽水炒)7分,防風5分,連翹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熱痰。
用法用量上作1貼。水煎服。
摘錄《東醫寶鑒·內景篇》卷二引《必用》
處方40、白玉膏處方木鱉子2兩,蓖麻子肉2兩,巴豆1兩,白芷2兩,乳香(制)5錢,丹皮1兩,金銀花2兩,天花粉3兩,白蠟5錢,沒藥(制)5錢,赤芍1兩,大黃1兩,象貝母2兩,鮮鳳仙花根葉3斤,輕粉3錢,鉛粉7斤半,鮮鯽魚8兩,鮮大力子根葉3斤,麻油15斤。
制法除鉛粉、輕粉、沒藥、乳香均為細末外,將余藥浸入麻油內3-5日,隨后煎熬至藥枯,濾清俟冷,再加藥粉,用文火徐徐攪勻,至滴水成珠為度。
功能主治毒瘡腐爛,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攤紙上,敷貼患處。
注意不可入口。
摘錄《丸散膏丹集成》
處方41、瓜蔞散別名栝樓散
處方白茯苓(去皮)、天花粉、宣連白扁豆、人參(去蘆)、石膏、甘草節、寒水石、白術(去蘆)、豬芩各等分。
制法為末。
功能主治除熱補虛。主盛壯之時,不自謹惜,恣情縱欲,年長腎氣虛弱,惟不能房,多服丹石,真氣既盡,石氣孤立,唇口干焦,精液自泄,小便赤黃,大便干實,小便晝夜百十行。
用法用量栝樓散(《普濟方》卷一七六)。
摘錄《得效》卷七
處方42、甘桔湯處方甘草、桔梗、牛蒡、荊芥、玄參、天花粉。
功能主治清利咽喉。主痘疹,咽喉痛。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三
處方43、加減鼠粘子湯處方鼠粘子6分,天花粉6分,知母6分,荊芥6分,山梔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痘疔。
用法用量水2鐘,加淡竹葉、燈心各20件,水煎服。身熱,加柴胡、黃芩;有痰,加麥冬,貝母;咽啞,加玄參、桔梗;咬牙,加薄荷、石膏;便秘,加蜂蜜、玄明粉;昏憒,加黃連、朱砂;痂枯,加當歸、生地;戀疤,加蟬蛻、川芎。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44、加味解毒生脈散處方西洋參15g(另煎兌服),五味子10g,元參15g,生地15g,丹皮15g,天花粉15g,知母10g,黃柏10g,銀花30g,麥冬30g,赤芍15g,遠志12g,鮮茅根60g,川貝12g,犀角1.5g(兌服),羚羊粉1.5g(兌服)。
功能主治強心護陰,清營解毒。主毒熱入營,熱深厥深,氣陰兩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摘錄《千家妙方》卷上引關幼波方
處方45、花粉散處方真天花粉。
功能主治小兒熱咳吐膿痰,痰中帶血或咳傷之后全是血出,潮熱身熱,日久成童癆。
用法用量每服1錢,朝,午滾湯送下。童癆與地黃丸相兼服之更妙。
摘錄《人已良方》
處方46、沖和飲子處方人參、黃耆、麥門冬、芍藥、柴胡、防風、荊芥、白茯苓、白術、桔梗、連翹、當歸、天花粉。
功能主治痘至7-8日而發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47、八仙解毒湯處方當歸5錢,熟地5錢,甘草2錢,黃耆1兩,白芍2錢,天花粉3錢,金銀花1兩,生地2錢。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初起者。
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饑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四
處方48、化痰飲處方天花粉1錢,甘草1錢,陳皮5分,半夏1錢,蘇子1錢。
功能主治痰在上焦,痰盛閉塞作痛。
摘錄《石室秘錄》卷三
處方49、龍虎雙降散處方大黃6兩,天花粉6兩,元參10兩,麥冬5兩(去心),滑石5兩,銀柴胡2兩,荊芥2兩,丹參2兩,白芍3兩,石膏3兩。
制法上為凈末,和勻。
功能主治時行瘟疫,失心癲狂,一切火熱蘊結重癥。
用法用量每服8錢,地漿煎服。
摘錄《古方匯精》卷一
處方50、補腎祛毒散處方忍冬藤4兩,熟地3兩,豨薟3錢,天花粉2錢,草烏頭2錢,肉桂2錢。
功能主治腎俞生癰。
用法用量水煎汁1碗,空腹服。未破者2服即消,已潰者即去黑爛,10服乃愈。
摘錄《洞天奧旨》卷五引巫真君方
處方51、加味補中益氣湯處方黃耆1錢,人參1錢,甘草(炙)1錢,白術1錢,當歸1錢,陳皮1錢,升麻3分,柴胡3分,生地黃8分,天花粉8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弱體倦,發熱作渴,飲食減少,而不生血者。
用法用量作1服。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二
處方52、加減二陳湯處方橘紅(去白)1錢,半夏(制)1錢半,白茯苓(去皮)1錢,貝母1錢半,枳實(炒)1錢,白術(去蘆)1錢2分,連翹5分,黃芩(酒炒)1錢,防風(去蘆)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錢,甘草3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痰火氣逆。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
處方53、古瓦湯處方干葛、天花粉、人參、雞(肶土)胵(凈洗,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消腎消中,飲水無度,小便頻數。
用法用量每服2大錢,用多年古瓦碓碎煎湯調下,不拘時候服。
摘錄《三因》卷十
處方54、加味五苓湯處方豬苓7分,澤瀉7分,白術5分,赤茯苓1錢,天花粉2錢,干葛1錢,香薷、黃連、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暑熱傷中,口渴身熱。
用法用量用水1鐘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溫服。泄極,加升麻、黃芩、石膏;如熱極,加石膏、知母;痛,加炒芍藥5錢,桂3分;寒痛,亦如此。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五
處方55、加味四物湯處方當歸、川芎、白芍藥(酒炒)、生地黃、木通、王不留行、天花粉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產后氣血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同獖豬蹄旁肉4兩,煎湯2鐘,入藥同服。先將蔥湯頻洗乳房。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四
處方56、加味四物湯處方熟地5錢,川芎2錢,當歸5錢,白芍1錢,白茯苓2錢,生甘草2錢,金銀花1兩,天花粉2錢,土茯苓1兩。
功能主治陰楊梅瘡,色紅,不起不破,作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
處方57、白防活命飲處方白芷1錢,防風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甘草1錢,連翹1錢,赤芍1錢,穿山甲(炙焦)1錢,歸梢1錢,天花粉1錢,薄荷1錢,皂刺1錢,貝母1錢,金銀花3錢,陳皮1錢。
功能主治痘癰毒。
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
摘錄《痘疹全集》卷十四
處方58、加減清膈化痰丸處方陳皮(去白)1兩,貝母(去心)1兩,半夏曲1兩,天南星(湯泡,姜汁浸,炒)1兩,白茯苓1兩,天花粉1兩,片芩(去蘆,酒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醋炒)8錢,枳實(麥麩炒)8錢,蒼術(米泔浸,去皮,炒)8錢,海石(另研)8錢,桔梗6錢。
制法上為細末,燒竹瀝,加生姜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90丸,食遠及臨臥時滾白水送下。
摘錄《松崖醫徑》卷下
處方59、加減升葛湯處方升麻4分,葛根1錢,大貝母3錢,元參3錢,連翹2錢,天花粉1錢5分,金銀花5錢,甘草1錢,黃芩1錢,歸尾3錢,石膏3錢,薄荷1錢,蘆根5錢。
功能主治瘡毒見陽明風熱證候者。
摘錄《治疔匯要》卷下
處方60、化濕飲處方白果10個,白術1錢,黃柏2錢,山藥2錢,茯苓3錢,澤瀉1錢,木通1錢,赤芍2錢,荊芥1錢,天花粉1錢。
功能主治任經濕熱,致患丹毒,先從臍上起,黃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術匯集而成,僅作學習、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貓畫虎,身體有恙應盡早就醫。本文資料絕大部分注明了出處,但不對信息的正確性負責,更不對使用本文信息導致的后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