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系指冠狀動脈(給心臟供給能源)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如痙攣收縮)一起,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冠狀動脈是升主動脈的分支,左冠狀動脈比右冠狀動脈粗,左冠狀動脈分為前降支
(1)心律失常。既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表現之一,又可認為是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見于75%~95%的病人,以發病24小時內最為多見。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過早搏動,如室性過早搏動頻發(每分鐘5
(1)要科學地認識冠心
(1)腎實質性高血壓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腫瘤等所致。慢性腎小球腎炎有腎炎病史、尿常規有蛋白、紅細胞和管型改變,并不隨血壓下降而好轉,且二者不成比例,常伴水腫、貧血且有特征性面容。
(1)體針療法:采用“瀉南補北法”。取行間穴,從太沖進針,透達本穴,先補后瀉;大陵向上逆經透內關,用瀉法。針刺曲泉、太溪透昆侖、復溜,均用補法。每日1次,20天為1療,療程間隔5~7天,連續2~3個療程。 (2)頭
感冒十分常見,多是在過度疲勞、著涼的基礎上,由于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所引起的。在引起感冒的病毒中,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是我國引起感冒和慢支急性發作的主要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可引起感
(1)一般治療:精心護理及保暖對老年人肺炎頗為重要。進食以富含營養、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為宜,適量地多飲水;昏迷患者應給鼻飼流質。老年人咳嗽痰多者,宜用祛痰劑,不宜鎮咳,經常翻身拍背以助排痰;伴有高熱者,
(1)慢性咳嗽和大量膿性痰:大多數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咯膿性痰。一般多為陣發性,常與體位改變有關。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下時咳嗽和咯痰較多。每日痰量可達數百毫升,痰放置數小時后,可分為三層:上層為泡沫,中
(1)老年人患有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有利于結核菌在體內繁殖。若糖尿病未加控制,結核病未積極治療,則肺部滲出性病變將迅速發展為干酪樣變,形成空洞和擴散病灶。 (2)老年人某些職業病如矽肺和煤塵肺,并發肺結核
(1)癥狀和體征不典型。老年人神經反應遲鈍,感受性低,患病后常缺乏典型的癥狀與體征。即使疾病比較嚴重,癥狀有時仍比較輕微,甚至癥狀與體征缺如。不同的老年人即使患有同一種疾病,其臨床表現也可差異很大,這就
(1)查體要全面細致。對以消化道癥狀為主的老年患者,不僅要仔細檢查腹部,而且要對全身作全面細致的檢查,尤其重視對心、肺的檢查。例如,老年肺炎,可無明顯發熱、咳嗽,而以上腹痛、厭食為主要表現;急性心肌梗塞
(1)急性潰瘍多。急性潰瘍是指誘因比較明確,短時間內形成的潰瘍。老年人胃粘膜萎縮,血流減少,當患有某些疾
(1)加強支持療法。老年人患胃潰瘍時,因食欲下降持續時間過長可引起營養不良,對胃潰瘍愈合不利。因此在治療時,首先應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以便在潰瘍的組織缺損部位促進肉芽組織增生;同時應攝入高維
(1)針灸治療 ①胃熱壅盛者,取中脘、胃俞、足三里、內庭、膈俞、血海,毫針刺,施以瀉法,以瀉熱降逆,涼血止血。 ②肝火犯胃者,選取天容、梁丘、行間、俠溪、勞宮,毫針刺,瀉足厥陰經、平補平瀉足陽明經,以清肝
肝硬化是老年人常見的消化系統的病變。系由一種或多種原因長期、反復刺激所致的肝彌漫性損害,有肝細胞變性、壞死、結節增生及纖維形成,使肝小葉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形成假小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及門
(1)一般處理:臥床休息,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波動。加強口腔呼吸道及皮膚的護理,及時清理大小便,預防泌尿道感染。注意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進食要掌握低脂、高營養、易消化的原則。起病48小時后仍不能進食者
基本功法 (1)益氣內養功 ①仰臥位:周身要自然放松,姿勢調整后即練調息,用順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自然隆起,呼氣時凹下,呼氣之末停頓片刻,再做下一次的吸氣。在這個停頓期間,做抬舌、默念、落舌三個過程。抬舌
(1)羊肉500克,黃芪50克。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及調料共煎湯,分次食服。 (2)龜肉、狗肉各250克,入鍋后加水燉熟,食肉喝湯,分2次食服。 (3)黃芪30克,桑螵蛸10克,糯米100克。入鍋加適量水煮成粥,加少許鹽后服
所謂血栓前狀態是包括所有能導致血栓形成的因素異常而構成的血栓形成前的病理狀態。其臨床特征為血液凝固性及血小板聚合力增高,纖維蛋白溶解活動度減低,常合并脂質、糖代謝紊亂。 老年血栓前狀態的防治包括以下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