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的用法與用量

瀏覽

胺碘酮的用法與用量

成人

常規劑量

·口服給藥

1.室上性心律失常:一日400-600mg,分2-3次服用,1-2周后根據需要改為一日200-400mg維持。部分患者可減至一日200mg,每周服用5日,或更小劑量維持。

2.嚴重室性心律失常:一日600-1200mg,分3次服用,1-2周后根據需要改為一日200-600mg維持。

·靜脈注射:劑量為5mg/kg,任何情況下注射時間不得少于3分鐘。

·靜脈滴注

1.負荷劑量:通常劑量為5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于20分鐘至2小時內靜脈滴注,24小時可重復2-3次,滴注的速度應根據反應的效果而調整。療效在最初的幾分鐘內即可出現,然后逐漸減弱,因此需開放一條輸液通道維持。

2.維持劑量:一日10-20mg/kg(通常為一日600-800mg,可增至一日1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維持數日,從靜脈滴注的第1日起同時給予口服治療。

[國外用法用量參考]

成人

常規劑量

·口服給藥

1.室上性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動過速:開始用量為一日600-1200mg,治療1-2周,在1-3周內劑量逐漸減至一日400-600mg,病情穩定后調整至最小有效維持量,一般為一日200mg。(2)心房顫動:本藥可有效地將各種類型的心房顫動轉為竇性心律。開始靜脈給予300mg在1小時內輸入,然后給予20mg/kg滴注24小時,再改為口服,一日600mg,治療1周,最后調整為一日400mg。(3)圍手術期心律失常預防:術前先給予15mg/kg靜脈滴注24小時,再轉為口服,一次200mg,一日3次,治療5日,能降低冠狀動脈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發生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危險。

2.室性心律失常:負荷量為一日800-1600mg,治療1-3周或更長時間,然后逐漸減為維持量,維持量一般不超過一日400mg。如果維持量不能有效控制,可加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藥,效果優于單獨增加本藥的劑量。

3.由靜脈給藥轉為口服給藥:若從一日720mg的靜脈劑量轉為口服,建議口服用量如下:如靜脈用藥時間不到1周者,建議口服初始劑量為一日800-1600mg;1-3周者,一日600-800mg;超過3周者,為一日400mg。

·靜脈給藥

1.室上性心律失常:3-5分鐘內靜脈注射本藥5mg/kg能有效地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包括伴有快速心室率的陣發性或新出現的心房顫動。圍手術期給予小劑量本藥可明顯地降低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減慢心室率和縮短心房顫動的持續時間。

2.室性心律失常:在第1個24小時內靜脈滴注1g,具體用法如下:(1)將本藥15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按15mg/min的速度靜脈注射,注射時間不短于10分鐘。(2)接下來將90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以1mg/min的速度在6小時內緩慢滴入360mg。(3)剩下的540mg以0.5mg/min的速度在18小時內滴入。(4)24小時以后,推薦給予維持量:在24小時內給予720mg,滴速為0.5mg/min。(5)如果突然發作心室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可額外注射150mg,注射時間在10分鐘以上。

·口服/靜脈負荷給藥 對于慢性難治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本藥口服/靜脈負荷給藥優于單用口服負荷量,原因可能是口服的生物利用度較低。常用方法為:先靜脈給予本藥5mg/kg,滴注30分鐘。然后按一日800mg口服,共7日,再按一日600mg口服3日,最后根據臨床表現給予維持劑量一日200-400mg。靜脈給予負荷量能較早地實現組織分布,這樣能縮短起效時間,較快地控制心律失常,且在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時體內胺碘酮蓄積小于單用口服負荷法。QT間期延長是本藥出現抗心律失常治療作用的標志,建議給予負荷量直到QT間期延長10%-15%,以后的劑量可根據維持該百分比值來確定。

腎功能不全時劑量

本藥只有少量以代謝物形式從尿中排出,腎衰竭患者似乎無調整劑量的必要。

肝功能不全時劑量

由于藥物在肝臟廣泛代謝,肝功能不全時應調整劑量。

兒童

·常規劑量 本藥在兒童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不推薦兒童使用。以下用法僅供參考。

·口服給藥:出生1周至15歲的兒童治療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時,開始用量為一日2.7-34mg/kg,劑量范圍變化較大。治療7-14日后,給予維持量一日2.5-10mg/kg。1歲以下嬰兒需要的維持量可能更高,平均為一日15mg/k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