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

瀏覽

中國東漢宮廷中貯藏檔案、典籍和從事校書、著述的處所。位于洛陽南宮,修造年代不可考。建筑高大華麗,最上層高閣十二間,四周殿閣相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后,為宮廷收藏圖籍檔案及修撰史書的主要處所。漢代諸帝十分重視東觀所藏典籍、檔案的校閱和整理。永元十三年(101)春,和帝劉肇往東觀“覽書林,閱篇籍”,并“博選術藝之士以充其官”。此后,鄧康、馬融、李勝等人,先后以校書郎、校書郎中、東觀郎等職多次值東觀“典校秘書”。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安帝永初四年(110),詔令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所藏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后又辟為近臣習讀經傳的地方。

東觀的豐富收藏,為漢代史的修撰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自和帝時起(公元92),班昭、劉珍、李尤、劉毅、邊韶、崔寔、伏無忌、蔡邕等名儒碩學,先后奉詔于東觀撰修國史,歷時百余年,廣泛采用本朝檔案典籍,陸續撰成《漢記》143篇 (因修撰于東觀,世稱 《東觀漢記》)。后遭董卓之亂,破壞嚴重。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