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

瀏覽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從事某項經濟活動而必須放棄的其他活動的價值。亦稱擇一成本。例如,建造一艘輪船所用的鋼板的機會成本等于因鋼板用于造船而少生產的汽車或其他產品的價值。

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會計成本是指實際支付的貨幣成本。機會成本可能等于會計成本,也可能不等于會計成本。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機會成本等于會計成本;在商品(或生產要素)供應不足、實行配給的條件下,機會成本高于會計成本;在商品積壓或要素閑置的條件下,機會成本低于會計成本,甚至為零。通常,在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不等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在機會成本高于會計成本的情況下,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的概念是19世紀資產階級經濟學新古典學派提出來的,后來與影子價格的概念一起,廣泛地應用于費用效益分析中。

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從社會觀點看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某項經濟活動的代價,從而促使人們比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資源。但是,機會成本的概念沒有說明成本或費用的本質是什么,而且由于被放棄的活動可以是多種的,確定機會成本時往往有主觀任意性,容易引起爭議。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