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業農村部公告更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名單。
在使用化肥時,我們必須處理好化肥使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只有處理好三者的關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使用的整體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一方面,社會效益是經濟效益提高的前提,經濟效益的提高一般也能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土壤的酸堿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響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酸堿性主要取決于土壤中酸堿物質的多少。酸性物質來源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以及氧化作用產生的無機酸,還有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質;堿性物質主要來源于土壤中的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等鹽類。 土壤酸堿性對土壤肥力和作...
試驗結果表明,我國氮、磷、鉀化肥的增產效果仍然是氮肥>磷肥>鉀肥。另據統計,每公斤氮肥增產稻谷9.1公斤,玉米13.4公斤,棉花1.2公斤,油菜子4公斤;每公斤磷肥有效成分增產稻谷4.7公斤,小麥8.1公斤,玉米9.7公斤;每公斤鉀肥有效成分增產稻谷4.9公斤,在廣東、廣西達到6.6公斤,超過了磷肥肥效,而在北方的小麥、玉米...
同類化肥的不同品種對作物不同生長時期所產生的效益沒有明顯差異。因為同一種類化肥的不同品種間的主要區別是其養分含量的高低及肥效的快慢,如氮肥中的尿素和碳銨,前者含N46%,后者為17%,前者肥效較后者慢1~2天,但利用率比后者高10~20個百分點。如果同樣用作追肥,只是尿素用量相對少,且需比碳銨早施用1~2天。除此以外,兩者在...
農民要避免假化肥帶來的無謂損失,關鍵是在購買時要學會如何來識別偽劣假化肥。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識別。 從外表包裝上鑒別: (1)檢查標志。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化肥包裝上必須用漢字注明產品名稱、養分含量、凈重、生產廠名、生產廠地址、監制單位、生產許可證號碼等標志。如果上述標志沒有...
化肥中除微量元素肥料外主要指氮、磷、鉀單營養元素化肥和復合肥,其產品規格和質量都有部級或國家標準,而且在產品包裝外面標有主成分的含量。 但是,由于化肥生產廠家的規模大小不同,原料來源不同及生產條件的差異,同一品種不同化肥生產廠家產品有效成分的含量不盡相同,尤其是磷肥,因所用礦石和生產工藝的不同,質量差...
在農業生產中,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產量和化肥施用的效益經歷了三種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為平均產量(指平均每份施用的化肥取得的作物產量)達到最高值以前的階段。在該階段,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作物產量增加額大于1%,平均產量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達到最大值,作物總產量在持續增加。 第二階段為平均產...
在農業生產的第一階段,作物對肥料的反應非常敏感,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總產量提高的速度在起初是很快的,后來雖然減慢,但仍以較大的幅度增長,總產量還有繼續提高的余地。 在此階段,平均產量是不斷增加的,即單位化肥所獲得的作物產品量是不斷增加的。與此相對應,單位化肥的收益率也必然提高。既然總產量在提高,...
從技術和經濟上看,第二階段是施肥合理的階段。該階段存在著肥料投入的最佳點。 必須注意,肥料投入的最佳點并不是作物總產量的最高點。盡管該階段中的最大施肥量獲得的產量最高,但它必須以增加化肥投入和減少利潤為代價。因此,總產量的最高點雖然合理但不經濟。 最佳施肥量時的作物總產量雖然低...
在農業生產中,往往由于肥料投資不足,肥料有限而不能保證所有地塊的施肥量均達到經濟效益最佳的施肥量(即每1單位化肥施用取得的利潤減少為零,而單位土地面積的施肥利潤達到最大時的施肥量),土壤的生產潛力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此時,應主要考慮使每1單位化肥投入取得最大利潤(隨著化肥投入量的增加,每1單位化肥投入...
化肥使用的效益首先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概括地講,化肥使用的經濟效益,就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后取得的經濟收益大于化肥投入成本的部分。 化肥使用所以能取得經濟效益,是因為化肥能夠快速地改變土壤的養分供
使用化肥是農業生產獲得高產穩產的一項重要措施。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化肥投入量逐漸增加已表現為一種普遍的趨勢。人們使用化肥的品種也由單一化向多元化、復合化等方面發展。就通常而言,農業生產中常用的化肥主
復合肥料是指成分中含有氮、磷、鉀三要素或只含有其中任何兩者的化學肥料。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復合肥叫化成復合肥,其中氮、磷、鉀的比例固定,所以也稱通用型復合肥。 以高濃度的單質肥料經過二次加工混合而
堿性肥料若與銨態氮肥料如碳酸氫銨、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等混施,則會增加氨的揮發損失、降低肥效。 ...
氨水為無色液體肥料,含氮15-17%。氨在水中成不穩定的結合狀態,一部分是氨的水合物(NH3·H2O),另一部分以分子狀態溶于水中,只有少量氨與水化合成氫氧化銨。因此,氨水易于揮發,具有剌激臭氣。當氨氣達到一定濃度
可作基肥、種肥和追肥。一般基肥每畝15—30公斤,作種肥每畝5—10公斤,但不能與種子直接接觸。水田不宜施用;石灰性土壤上也不宜單獨使用,應與水溶性磷肥配合施用。 ...
每生產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純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鉀1.5~4.0公斤。玉米的需肥規律是苗期占整個生育期需肥總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需肥的高峰期是拔節至大嗽叭口期,一般進行二次追肥,第一次在拔節開始,畝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銨15公斤,在抽雄前7—10天追第二遍肥,每畝追尿素12公斤或硝酸...
專用生物肥能促進刺激素即植物生長類調節劑的產生,調節、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可以促進赤霉素、生長素和其他活性物質的產生,分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和吲哚已酸生長素等,這些生長刺激素對于作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調節和促進作用。 ...
(1)必須選用上述肥料種類,禁止使用硝態氮肥。 (2)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對葉菜類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 (3)化肥也可與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配合施用,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 (4)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經過無害化處理,質...